【中醫師專欄】丹參功效?中醫師們說「丹參」

有東方維他命之稱的丹參多好用?讓中醫師告訴你!

 

艾莉絲  中醫師

經歷: 曾任職 昌盛堂中醫執業中醫師

專長:各類過敏、皮膚病、韓鍼美妍

 

丹參簡介

丹參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名稱】:丹參

【別名】:赤參,山參,紫丹參,紅根,紅骨 筍,紅暖藥,紫黨參,紅參,血參,血參根, 血丹參,紅丹參,赤丹參,血生根,血山根, 木羊乳,連馬,山紅蘿蔔,活血根,靠山紅, 燒酒壺根,野蘇子根,山蘇子根,大紅袍,蜜 罐頭,蜂糖罐,朵朵花根,卻蟬草根,卻蟬草 根,奔馬草根,長鼠尾草根,水羊草根

【性味歸經】:苦,微寒。活血祛瘀,養血安神,調經止痛,涼血,消癰

【主要成分】:丹參酮、隱丹參酮、異丹參酮、丹酚酸、迷迭香酸、紫草 酸、原兒茶醛、咖啡酸、丹參素和異阿魏酸。

 

丹參的功效:好處與壞處?中醫師告訴你!|蓋婭心自然 AgriGaia

 

丹參的由來

相傳很久以前在東海岸的一個漁村裡住著一個青年叫阿明,阿明自幼喪父,母子倆相依為命,因在東海岸生長成人,阿明游泳技術嫻熟,被稱為小蛟龍,有天阿明母親患了婦科病,私密處時常不正常出血,期間看了許多大夫也服用許多藥後未見改善。

此時聽鄰居說東海中有個無名島,這個島上長著一種植物,花是藍紫色、根是紅色的藥草,拿這個藥草的根煎煮藥湯後服用,可以治療母親的病。

阿明一聽就決定要去無名島上採藥,但村裡人都替阿明擔心,因為無名島上雖有可以治療阿明母親的藥草,但路途遙遠且海路中暗礁林立,水勢又湍急,所以過去一直有著欲上島者,十有九死之說。但阿明母親的病不宜延遲下去,所以阿明毅然決然出發前往無名島。

 

隔天阿明就出發了,因著阿明熟知水性,途中避過暗礁跟激流險灘,順利登上無名島,上岸後沒有休息便四處尋找藍紫色花,根部是紅色的藥草,幾天下來挖了一大捆,阿明又踏上歸途。回家後阿明日日煎煮藥草給母親服用,阿明母親的病在阿明照顧下很快康復了。

村子裡的人對於阿明冒死採藥且照顧母親的事情大為感動,村民流傳這種藥草凝結了阿明的一片丹心,所以給這種紅根的藥草取名為丹心,由於諧音所以後來該藥草流傳成為「丹參」。

 

丹參首次記載於漢朝《神農本草經》中,《神農本草經》記載丹參味苦,微寒。

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癥除瘕,止煩滿,益氣。因其性寒涼血,兼活血,能清瘀熱,故有活血通經、祛淤止痛、涼血消癰等功效,所以是為婦科、內科血瘀且兼熱者適用,故事中阿明的母親所患的崩漏,屬於血瘀兼熱導致,所以服用丹參有奇效。

 

丹參跟人蔘,效果差在哪?

人參

  • 人參有許多別名如紅參、石柱參、神草等,為多年草本植物,屬於五加科人參屬(Panax ginseng C. A. Mey.)的一種,藥用部分在根部。
  • 主產地是東亞寒冷地區如吉林、黑龍江與遼寧,美洲也是產地之一,美洲出產的是花旗參又稱西洋參或粉光參,而日本出產的稱為東洋參,韓國出產的則是高麗參。
  • 人參又因為栽種方式不同而有不同名字,如野生為山參、栽培者養殖者為園參。園參在栽培第六年時有效成分達到最高,所以通常在第六年採收,坊間流傳六年參其來有自。人參又因為炮制方式不同而有不同名稱,新鮮人參採收後洗淨乾燥後稱為「生曬參」,經過蒸製且乾燥者為「紅參」,用水燙過再浸糖後乾燥者稱為糖參或白參。
  • 《本草經疏》「人參能回陽氣于垂絕,卻虛邪于俄頃。其主治也,則補五臟。蓋臟雖有五,以言乎生氣之流通則一也,益真氣上剛五臟皆補矣。邪氣之所以久留而不去者,無他,其氣虛則不能敵,故留連而不解,茲得補而真氣充實,則邪不能容。」這就說明市面上有各類人參萃取物與飲片等產品,看重的就是人參能夠大補元氣的功用,所以對於久病虛弱、提升免疫力、抗氧化等功能,而人參皂苷是其有效成分。

丹參

  • 丹參又名:郤(系)蟬草,赤參,木羊乳,別名:紅根、大紅袍、血參根、血山根、紅丹參、紫丹參、紫党參、活血根等,以上名稱大多都有紅跟血等字,與根部呈紫紅色有關。
  • 唐代蕭炳認為丹參治療風濕腳軟效果佳,服用後腳有力且行走快速,還能追上奔跑中的馬,故又有奔馬草之稱。
  • 丹參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Salvia miltiorrhiza)的根及根莖,主要產地是江蘇、安徽、河北、四川等地。通常養在山坡、林緣等地。
  • 丹參的根部有效成分如丹參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丹參酮ⅡA(tanshinone ⅡA)含量愈高,品質愈好。
  • 集活血、化瘀、止痛、生血、養血為一體。
  • 在《重慶堂隨筆》一書中將丹參定位成調經產後要藥。
  • 《日華子本草》「養神定志,通利關脈。治冷熱勞,骨節疼痛,四肢不遂。排膿止痛,生肌長肉,血邪心煩,惡瘡疥癬,瘦贅腫毒,丹毒。」更將丹參之功效從婦科要藥,擴大成傷科與外科用藥。

丹參的功效?中醫這樣說!

(由 艾利絲 中醫師 撰寫)

丹參首見於漢朝《神農本草經》「味 苦,微寒;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症除瘕,止煩滿,益氣」。

一開始,丹參使用心腹部疾患上,其他醫書記載丹參,如《日華子》記載為「養神定志,通利關脈。

 

治冷熱勞,骨節疼痛,四肢不遂;排膿止痛,生肌長肉,破宿血,補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帶下;調婦人經脈不勻,血邪心煩;惡瘡疥癬,癭贅腫毒,丹毒,頭痛,赤眼;熱溫狂悶」此時丹參用途主要是利用活血化瘀的功效,應用在傷科中,且開始應用在調理婦科

而《藥性論》記載丹參「能治腳弱,疼痺;主中惡,治百邪鬼魅,腹痛氣作,聲音鳴吼:能定精」談到丹參可以治療風溼腳軟,應用在身心科患者身上,丹參有鎮靜作用,可治療神經衰弱。

 

《名醫別錄》「養血,去心腹痼疾,結氣,腰脊強,腳痹,除風邪留熱,久服立人」記載丹參養血且去除心腹痼疾,顯見丹參已經開始應用在心血管疾患上,且再次提到服用丹參可以使人雙腳有力,足見奔馬草之名實至名歸,表示此時醫家將丹參臨床應用範圍擴大。

蘭茂所著《滇南本草》記載丹參「補心生血,養心定志,安神寧心,健忘征忡,驚悸不寐」,表示此時醫家已經將丹參歸於心經,有補益心臟作用,因心主神明,所以丹參有鎮靜作用,於現代醫學中證實丹參對於中樞神經確實有鎮靜之效。

 

其他如《吳普本草》認為丹參可治心腹痛,《本草經集注》記載丹參可療風,《四聲本草》再次確認丹參可治風軟腳,《品匯精要》強調丹參養血涼血功能,「主養陰血,除邪熱」。

《本草綱目》「活血,通心胞絡,治疝痛」李時珍再次強調丹參活血化瘀,於心臟病上的應用,且有止痛之效,綜覽中醫古籍中記載丹參的功用,大多跟活血化瘀調經止痛養血安神相關。

 

丹參的功效?
西醫與現代醫學這樣說!

(由 艾利絲 中醫師 撰寫)

丹參最早被記載於《神農本草經》內,列為上品藥材,根據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因為臨床上有許多功效,所以丹參有東方維他命的美名。

 

丹參的活性成分,分為兩類:

一類是親水性衍生物(hydrophilic depsides)之丹參酚酸類(salvianolic acids)。包括丹參酸(salvianic acid,Danshensu) A、B、C、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紫草酸(lithospermic acid)B、原兒茶醛(protocaterchualdehyde)、咖啡酸(caffeic acid)、丹參酚酸(salvianolic acid) A、B、C、D、E、G、異阿魏酸(isoferulic acid)等、丹參素(R-(+)-β-(3,4-dihydroxyphenyl)lactic acid)等。

以丹酚酸類為主的化合物具有,抗心肌缺血、抗凝血、減少因局部缺血對心臟與腦部之傷害、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作用。

 

另一類是親脂性二萜醌(lipophilic diterpenic quinones)之丹參酮類(tanshinones)化合物,包括丹參酮(tanshinone)Ⅰ、ⅡA、ⅡB、Ⅴ、Ⅵ、隱丹參酮(cryptotanshinone)、異丹參酮(isotanshinone)Ⅰ、Ⅱ、ⅡB等。

其中以丹參酮為主,具有保護心肌、保護內皮細胞、抗心肌缺血、促進血液循環、保護神經系統、抗菌消炎等功效。

 

1. 鎮靜作用︰
丹參化合物對於中樞神經有鎮靜作用,可有效改善神經衰弱性的失眠。

 

2. 改善阿茲海默症狀︰
研究顯示丹參有效成分可改善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元損傷、退化,進而改善小鼠記憶障礙與認知障礙,保護神經元細胞,減緩導致阿茲海默症相的類澱粉蛋白形成,並分解已形成的類澱粉蛋白,此外丹參酮類和丹參酚酸類雖然結構不同,作用機制卻是互補的,可預防β類澱粉蛋白質所誘導的毒性。
傳統丹參是以根入藥,但研究指出丹參莖葉花中所含精油成分,如β-caryophyllene、α-caryophyllene、germacrene D、bourbonene等萜類化合物可有效改善阿茲海默症的症狀。

 

3. 心肌保護︰
丹參有效成分能增強心肌收縮力併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其血流量減少心肌缺血損傷,提高耐缺氧能力。

 

4. 改善循環︰
因為丹酚酸A能有效抑制血小板凝集和凝血功能,並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所以可以降低血液黏度,進而改善血液流動情況。所以臨床上多用於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與視網膜中央動脈栓塞效果顯著。

 

5. 減少動脈粥樣硬化︰
在治療心血管疾病方面,丹參可單獨使用或是與其他中藥併用,因其親脂性成分和親水性成分均對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疾病具有保護作用,現代研究發現成分含量最高的丹參酚酸A、丹參酚酸B、丹參酮均有具抗氧化、抗發炎、鎮痛等活性作用。另外丹酚酸B可減少心臟微血管缺血的損傷。
丹參在家兔實驗中能有效降低血脂,且抑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之形成。

 

6. 降血脂︰
丹參中的丹酚酸和迷迭香酸有抗脂質過氧化的作用,所以能降低血脂,從而抑制粥狀動脈硬化。

 

7. 保肝作用︰
丹參中的隱丹參酮,可防止由酒精引起的肝細胞死亡,並防止酒精導致的脂肪積聚和脂肪酸的生成,降低脂肪肝形成機會。另外丹參化合物能減少肝細胞損傷,改善肝微循環並促進肝細胞再生,故有抗肝纖維化作用。
而台北醫學大學研究指出丹參中的ST32da,可將白色脂肪轉化棕色脂肪,棕色脂肪是容易被燃燒代謝的,所以能有效改善脂肪肝,並抑制肝發炎指數。

 

8. 改善腎功能︰
丹參對於因藥物或毒物引起的腎衰竭,有顯著的保護效果,丹參有效改善腎臟功能,增加尿素、肌酸酐與鈉排出,且因丹參可以改善微循環進而保護缺血性腎損傷。

 

9. 抑制癌症︰
研究指出丹參酮ⅡA抑制乳酸轉換成葡萄糖,阻礙糖質新生,導致胃癌細胞營養不足,產生細胞逆境,胃癌細胞的DNA受損,且丹參酮ⅡA會使胃癌細胞的細胞骨架重組,細胞停止生長,導致胃癌細胞走向細胞凋亡。
其他研究也指出丹參可有效抑制乳腺癌、肝癌與肺癌。

 

丹參的功效,
還可以美容養顏?

(由 艾利絲 中醫師 撰寫)

1. 抗皺:
研究中指出,低濃度的丹參提取物,可促進膠原蛋白增生,故可增強真皮層新陳代謝,故可延緩皺紋產生。

 

2. 抗氧化:
丹參有效成分有SOD作用,對於自由基的消除有一定的作用,所以丹參可以抗氧化。

 

3. 防治脫髮:
雄性賀爾蒙隨著血液循環在全身遊走,當其到毛囊細胞時,5ɑ-還原酶將雄性荷爾蒙轉換為雙氫睪固酮DHT,DHT會破壞頭皮毛囊,所以毛囊開始萎縮進而掉髮。丹參提取物對5ɑ-還原酶有抑制作用,故可以幫助雄性激素不被轉換成DHT,所以毛囊不被破壞,可防止雄性禿。

 

 

丹參的禁忌?
什麼人不建議用?

(由 艾利絲 中醫師 撰寫)

1.    中醫觀點

  • 中醫十八反中,有著丹參反藜蘆之說,所謂十八反就是兩種藥同時服用會出現劇烈的副作用,故臨床上不建議兩者同時服用。
     

2.    體質慎用

  • 孕婦:《本草經疏》提到懷孕中婦女需慎用,因為孕婦的體質虛弱,對藥材比較敏感,而丹參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所以不建議孕婦自行服用丹參。
  • 丹參本身有活血化瘀功能,所以身上無瘀血者無需服用。
  • 腸胃虛弱者(如幼童):丹參本身對於胃腸存在刺激作用,若長期單獨服用,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腸胃症狀。
     

3.    與食物服用注意事項

  • 酸性食品:《本草備要》指出丹參忌醋,建議丹參不要與酸性食物一起吃,因為醋性味甘酸溫,屬於溫熱之性,而丹參性味偏寒,故不建議兩者一起食用。
  • 羊肝:羊肝中含有鈣、鐵、鎂可以和丹參中的酮基與羥基上的氧等發生反應,進而形成螯合物。故同時食用之後,導致丹參功效降低,所以兩者不建議一起服用。
  • 牛奶與黃豆:與羊肝相似,牛奶與黃豆富含鈣、鐵、鎂離子,可與丹參結構上羥基、酮基上的氧可形成螯合物,故同時服用會降低丹參藥效。
     

4.    服用那些西藥時要避開丹參

  • 阿斯匹靈Aspirin:因為阿司匹靈會抑制血小板聚集,屬於抗凝結藥,若同時服用丹參,有可能導致出血。
  • 華法林Warfarin/可邁丁Coumadin:跟阿斯匹靈類似,屬於抗凝血藥物,所以有服用該藥物的患者建議不要同時服用丹參。
  • 心得安Propranolol:其注射液若與複方丹參注射液配伍,則會產生混濁,導致兩種藥物的療效都降低。
  • 阿托品Atropine:可心率加快。阿托品會阻斷丹參降低血壓的作用,導致丹參的藥效降低。
  • 維生素C注射液:與丹參注射液混合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彼此藥效均下降,所以不建議同用。
  • 維生素K:維生素K可以止血,但丹參與阿斯匹靈、華法林一樣具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兩者作用恰好相反,若同用兩藥效果均下降。
  •  維生素B6、B1:丹參片所含的活性物質會與維生素B6或B1產生作用,發生沉澱,進而降低藥物療效。
  • 鈣劑:反舉市面上所見各類鈣劑,如鈣片等,與丹參一起服用時,會產成鞣酸鹽沉澱物,效果反而變差,故不建議一起服用。

丹參茶飲,可以怎麼泡?

(由 艾利絲 中醫師 撰寫)

有三高者或脂肪肝者:
可以拿丹參、山楂、川七各6g,沖泡500cc的水中當成茶飲使用。山楂可健胃消食,川七能止血散瘀,三者並用可以降低血壓與膽固醇,故可改善三高體質與脂肪肝。

 

體質虛弱慢性疲勞者:
可以將丹參、黃耆各2.5錢、枸杞2錢,半隻雞煮半小時後肉熟了,即可食用,沖泡500cc的水中當成茶飲,可補氣血、增強記憶力、消除疲勞。

 

保護肝腎者:
可以拿丹參、何首烏、菊花各6g、西洋參4g,沖泡500cc的水中當成茶飲使用。何首烏入肝腎二經,補肝腎,菊花可疏肝理氣、平肝明目,西洋參補氣養陰,所以時常熬夜、作息不正常、應酬喝酒等可以飲用。

 

生理期量偏少、有血塊、或經行紊亂者:
可以準備丹參、黃耆、川芎各8g,大棗4粒,與半隻雞同煮30分鐘,由於一味丹參功同四物,所以可以調理生理期。

 

丹參的用法?
丹參可以跟其他補品一起喝嗎?

丹參是可以跟其他的補品一起喝的!

簡單一點的方式:

如果原本就有在喝雞精、人蔘、益生菌、魚油等等,都可以直接跟丹參配搭使用,會讓原本的補養品效果更好喔~

 

進階一點的話,可以這樣用:

降三高、改善心血管疾病,

《婦人明理論》有「一味丹參散,功同四物湯」之說。

《醫學金針》丹參飲。臨床上治冠心病心絞痛,常配降香、川芎、紅花等同用,亦可單用,如以本品提取物製成的丹參舒冠片。

或是以丹蔘 配合 能降低膽固醇吸收、提高膽固醇排泄的 苦瓜素、武靴葉、改善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以及高血脂導致的高血壓症狀。

 

改善失眠:
藉由提高血液灌流量、引藥上行,配合鎮靜潛陽的藥材、寧心安神、穩定情緒,如 龍骨、牡蠣,和 酸棗仁、茶葉中的左旋茶胺酸、香蕉皮中的色胺酸,藉此幫助病患誘導入睡、平靜睡前焦躁的情緒。

 

增強肌肉充血量:
《日華子本草》:「養神定志,通利關脈,… 生肌長肉。」配合靈芝多醣體、蟲草 補肝益腎 ,佐以 白朮、茯苓 調理脾胃後天之本,加上 肉蓯蓉等能增強肌肉合成作用(同化作用)等藥材,提高運動時的泵感,以及縮短 DOMS「遲發性肌肉痠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的時間,強化運動員的訓練表現。

 

提神醒腦:
一樣是藉由提高血液灌流量、引藥上行,搭配補氣醒神的藥材,人蔘、刺五加、枸杞、黃耆,加上 益智仁、天麻等材料,共同作用達到 益智醒腦、 補益強壯的效果。

 

調經止痛抗發炎:
《重慶堂隨筆》:丹參,降而行血,血熱而滯者宜之,故為調經產後要藥。可以搭配行氣、柔肝、舒緩氣血的藥材,以及 加上 單蔘本來就很好的 抗發炎、抗氧化的能力,達到調經止痛的效果。

 

 

上段文章由  上膳醫廚 黃子彥 所撰寫

中國醫學大學-中西醫學系雙主修-醫學專業

中華民國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理事長暨發起人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